台北人章節.jpg

大家都聽過白先勇,大家都聽過《臺北人》這本書。
如此經典的作家與著作,我卻遲遲未讀,直到年初才好好地讀完。

這邊我先下一個簡單的結論:是台北人都該讀《臺北人》。

 


📚書名:臺北人
作者:白先勇
出版社: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


🔍誠品線上:臺北人 (五十週年精裝紀念版)

 

不想暴雷,就不逐篇道出感想了。

《臺北人》中所發生的故事,都有華美中隱約的感傷
就像是繁華落盡後留下的點點星火,閃爍著微弱的光芒,還在努力掙扎著

而《臺北人》最吸引我的便是有關老臺北的記憶,光是書名就讓我這個臺北人很有親切感,
自然更期待內容有多少關於台北的事情了

以下是我節錄有關臺北的字句,
看著看著,你是否也想起了關於那些地方的畫面了呢?



《永遠的尹雪艷》

「尹雪艷的新公館坐落在仁愛路四段的高級住宅區裏……」
「尹雪艷對於花道十分講究,中山北路的玫瑰花店長長年都送來上選的鮮貨。」
「尹雪艷在臺北的鴻翔綢緞莊打得出七五折,在小花園裏挑得出最登樣的繡花鞋兒,紅樓的紹興戲碼,尹雪艷最在行……」


仁愛路從以前就有高級住宅區,至今仍然是豪宅林立之處啊
那間玫瑰花店,也是真有其人,有興趣的人可查看此篇網路報導
至於鴻翔綢緞莊、小花園繡花鞋都還在,大家不妨去踩點感受一下當年的榮景

 

📍鴻翔綢緞呢羢百貨股份有限公司
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22號2樓

📍小花園鞋莊
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37號

(總店原址在西門町峨嵋街,於2018年歇業
目前大稻埕為總店,另有宜蘭傳藝店與其他寄賣點可購買)


《一把青》

「有一天,我在信義路東門市場買滷味,碰見一品香的老闆娘在那兒辦貨,她一見了我就一把抓住我的膀子叫道……」

東門市場現在也是物價偏高的市場
不過靠大馬路那側的港式點心真的滿好吃的,也真的貴……

 

《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》

「當臺北市的鬧區西門町一帶華燈四起的時分,夜巴黎舞廳的樓梯上便響起了一陣雜沓的高跟鞋聲……」

夜巴黎舞廳位於現今電影街位置,目前已歇業
不過西門町從以前到現在,的確都是相當熱鬧的地方啊
(雖然疫情期間一度了無生氣,但現在人潮都回流了,只是開這麼多運動用品店我真的看不懂)


延伸閱讀:2008年台北電影節 復刻夜巴黎大舞廳
 

《孤戀花》

「他們說,他愛上了一個蓬萊閣叫白玉樓的酒女,那個酒女發羊癲瘋跌到淡水河裏淹死了,他就為她寫下了這首《孤戀花》。」

蓬萊閣是日治時期名聲響亮的臺菜餐廳,附有藝旦表演,出入人士皆為政商名流
現已不附存在,位置約在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63號
目前建築看起來是由飯店業進駐,也算是繼承了某一部份「娛樂」的部分吧?

延伸閱讀:
蓬萊閣今昔
1927年|四大酒家之四:蓬萊閣
台北畫刊106年1月第588期—蔣渭水也曾去的酒家 再現蓬萊閣輝煌風華

 

《遊園驚夢》

「下午六點鐘才去西門町紅玫瑰做的頭髮,剛才穿過花園,吃風一撩,就亂了。」

關於紅玫瑰理髮廳,在《孽子》一書中亦有描述:

「台北紅玫瑰理髮廳:漢中街四十七號,一九五四年創業,
理髮師、修指甲、服務生,加起來四十餘人,門口就有好幾攤擦鞋。老闆上海人,理髮師都用番號代表⋯⋯」


從白先勇的著作當中,不難看出當年的西門町是多麼「蝦趴」(現在年輕人還知道這個詞嗎?)
比起以前理髮、舞廳、布莊、繡花鞋這類名流之事,現下的西門町已是老少皆宜,人人去得起的地方了

📍台北紅玫瑰理髮廳
10:00-19:00(每月10號、25號公休)
臺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號


延伸閱讀:
回到黃金年代 到台北紅玫瑰理髮廳,體驗復古剪髮

台北最老的理髮廳!西門「台北紅玫瑰理髮廳」攜手Sculptor Barber重現65年男仕理容老派時尚

 

《冬夜》

「臺北的冬夜,經常是下著冷雨的。傍晚時分,一陣乍寒,雨,又淅淅瀝瀝開始落下來了。」


這段描述,相信各位臺北人都心有戚戚焉
冬天的臺北實在冷得令人難以置信,那不是一般的冷,是鑽進骨子裡的,又濕又凍,怎麼也擺脫不了
不過大家應該也都習慣總是灰濛濛的臺北冬天了,不要下雨就是我們最渺小的願望了……


 

 

痣言自語
白先勇的文字閱讀起來不難
再加上《臺北人》都是分篇的故事,看到一半擱著也不會困擾
非常推薦給眾臺北人們的一本書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痣菱 的頭像
    痣菱

    痣菱的世界。

    痣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